|
冬天一到,羽绒服价格暴涨总是让人关注,但今年市场却反其道而行,低价羽绒服突然成了焦点。在直播间里,99元、159元的羽绒服打着“90%白鸭绒”的旗号,一晚上销量就破万。然而,当消费者热衷于“性价比”时,一些“羽绒骗局”的真相却戳痛了许多人。
6 I) G4 V, g: j6 ~3 g" Y7 Q- }
. v9 x& a2 x8 [- S9 N最近的新闻中,警方查获了7万件所谓“低价甩货”羽绒服,标称70%含绒量,实则充绒为零。央视调查更揭露出劣质羽绒服充满“飞丝”,甚至儿童羽绒制品也成了重灾区。此后,“假羽绒”“200元以下不可信”等热搜频频登榜,消费者从直播间秒下单转变为谨慎询问“填充材料是否靠谱”。
' }5 o8 U, l1 n0 w. E; V( N3 ~) S2 ]# ?- j& d
直播间的低价羽绒服依然热卖,一些主播甚至在镜头前剪开羽绒服展示内部填充物,试图证明“真材实料”。然而,实际收到货后,不少消费者却发现这些产品的充绒量远低于承诺。更有甚者,剪开后发现全是廉价的飞丝、棉料。
9 H6 ` }: c# q0 u2 l$ f) h* o- z2 `9 y# H
为何低价羽绒服能大行其道?业内人士指出,羽绒成本在近几年显著上升,2023年的鸭绒价格一度飙升至50万元/吨,鹅绒更是昂贵。而相比之下,飞丝的成本不过十几元一斤。这种巨大的价格差异,促使部分不良商家以次充好。
4 J+ w4 p2 @( a# T
' Q. @5 d# X; n. n央视提醒,符合标准的90%白鸭绒原材料价格在420元/kg以上,低于此价格的羽绒服,大概率存在问题。消费者在选购时可以关注以下几点: # h) N* s) w/ E7 R9 O. \
1. 查看水洗标和吊牌:虽然这些信息可以造假,但仍是辨别品质的参考。 L: g" k4 Y2 [2 M. ]. D. g
2. 关注充绒量和绒子含量:优质羽绒服通常标注含绒量为90%以上,具体克重要匹配标称的保暖性。
4 l; e- H& G* D1 k5 |* K2 ?8 { R) s* r3. 谨防超低价产品:300元以下的羽绒服,大概率存在问题。 a+ _/ H/ @4 y P
]8 L: z/ i. O1 @
此外,消费者也需警惕所谓“大牌清仓”“孤品捡漏”等宣传。正规厂商宁可销毁尾货也不会随意流入市场。
" C& _/ Z0 T+ a) ~" Y$ e% T
; D/ a% Q1 W# \ l0 f/ k8 W* d今年的暖冬进一步加剧了羽绒服商家的库存压力。以往价格高企的国产品牌波司登、高梵,如今在市场上逐渐被平价品牌雅鹿、鸭鸭等取代。然而,部分平价品牌的产品屡屡被质疑质量不过关,甚至有代工厂“贴牌”生产现象。 5 F0 U( h: K) Q; E) \
: Z7 t2 @" d/ g
面对这样的市场乱象,消费者需要擦亮眼睛,而行业也亟需更严格的监管。希望未来,我们不仅能穿上“性价比”羽绒服,更能穿得温暖又安心。- d' Q- R3 h' X) X- x" }
3 ?: p- n3 t# ~, Q, E' l1 [1 d2 p |
|